
西吉县人民检察院
XI JI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声音开关
语速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大字幕
重置
退出服务
西吉县人民检察院
XI JI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2025年4月25日
西吉县人民检察院
XI JI XIAN REN MIN JIAN CHA YUAN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既要在深挖根治上下功夫,又要在长效常治上见成效。”日前,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扫黑办主任陈一新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
两年多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促进了社会生态和政治生态、经济生态的改善,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当前,专项斗争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点,需继续深入研究涉黑涉恶犯罪新动向,掌握黑恶势力涉足的新领域、采取的新手段、呈现的新形态。
陈一新表示,要因时制宜谋划好疫情防控背景下扫黑除恶制胜之策,深入开展“六清”行动,加快推进挂牌督办案件办理,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收官之年专项斗争取得全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进入收官之年,下一步如何深入开展,将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陈一新一一作出解答——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宝贵经验和衡量标准
记者:两年多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哪些经验?
陈一新: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两年多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在专项斗争中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方向。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将专项斗争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来推进,确保专项斗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深入发展。
——坚持依法办案,严格执行政策。把好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做到不枉不纵、不错不漏,确保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出台《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8个法律政策文件,下发指导性案例,提高广大干警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依法办理案件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督导推动,掀起强大攻势。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了三轮中央督导并进行“回头看”,对各省(区、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创设特派督导专员制度,进驻中央扫黑除恶第一轮督导过的10个省市,紧盯大要案件和突出乱象,促进重点问题整改到位。
——坚持依靠群众,形成浓厚氛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犯罪,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人民群众积极检举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全国目前已收到群众举报线索124万余条。
——坚持统筹推进,确保蹄疾步稳。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围绕三年目标,制定阶段性“施工图”,确保每个阶段都有主攻方向、重点任务,蹄疾步稳、有序推进。全国扫黑办主任、副主任深入开展“蹲一省带一片”调研,组织开展微服私访、随机调研,及时了解专项斗争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新要求、新举措,不断增强工作预见性、创造性。
——坚持创新打法,提升打击质效。比如,对黑恶案件办理组建专业团队,对重大涉黑涉恶案件提级办理、异地用警,对“打伞破网”实行问题线索双向移交制度、推行纪检公安“双专班”办案,对“打财断血”探索控人与控财一同推进、精准甄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
记者:专项斗争探索出哪些可以衡量专项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准?
陈一新:在专项斗争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些衡量斗争成效的重要标准。
——打击有力。衡量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如何,是否依法打掉了一批人民深恶痛绝的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是重要检验。截至4月底,全国共打掉涉黑组织3120个、涉恶犯罪集团9888个,起诉涉黑涉恶犯罪案件28422件175237人,一审判决19381件119855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56098件,处理67190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7056人,移送司法机关7527人。
——办案规范。能否依法办好涉黑涉恶案件,做到依法严惩、除恶务尽,是对专项斗争法治化水平的一场“大考”。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案件办理,依法将云南孙小果案、湖南“操场埋尸案”等大要案件办成了具有标杆意义的铁案,维护了公平正义,彰显了法治精神。
——整治深入。专项斗争不是一打了之,而是要进行边治边建,起到办理一案、警示一片、净化一方的效果。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开展“一案一整治”,深入开展重点行业治理,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有效防止了黑恶势力边打击边滋生。
——群众满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专项斗争评价体系的重要导向。各地各有关部门以办好涉黑涉恶案件,带动解决人民群众最恨最怨最烦的实际问题。从中央扫黑除恶三轮督导调查结果看,各地群众满意度均在98%以上,扫黑除恶已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最深得人心的大事之一。
今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形势特点和制胜之策
记者:当前,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势和特点如何?
陈一新: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第三年,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点。
——进入“深挖根治”决战决胜的阶段。两年多的专项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一些黑恶势力潜藏蛰伏下来,一些“保护伞”还未连根拔起,一些大案要案尚未深挖见底,一些地区滋生黑恶势力的土壤尚未彻底铲除。要持续加压发力,不断调整策略方法,拿出新招、硬招、实招,啃下“硬骨头”、攻破“硬堡垒”。
——进入“行业整治”动真除患的阶段。各地各部门整治了一批行业乱象,完善了一批监管制度,但仍有一些行业主管部门存在“重打轻建”倾向,行业乱象久治不愈。要把重点行业领域整治作为扫黑除恶决战决胜的重要战场,以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态度向顽症痼疾动刀,从源头上整治行业乱象。
——进入“长效常治”开局起步的阶段。当前,全社会对专项斗争取得的成果欢欣鼓舞,但仍有部分群众担心黑恶势力卷土重来,一些部门担心协调推动力度减弱。要深化对专项斗争规律的把握,健全完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真正做到打防并举、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防范黑恶势力滋生蔓延。
——进入“斗争成果”全面检阅的阶段。党中央提出三年专项斗争的目标要求是,黑恶势力犯罪要得到根本遏制,涉黑涉恶治安乱点要得到全面整治,重点行业领域管理要得到明显加强,基层治理能力要明显提升,黑恶违法犯罪防范打击长效机制要更加健全,扫黑除恶工作法治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要进一步提高。要对标对表这一目标要求,逐项对表查账,理一理哪些目标已经实现,哪些工作还存在差距,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改进完善。
——进入服务大局夺取全胜的阶段。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要以专项斗争为牵引,对黑恶势力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中国之治”再创佳绩。
记者: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背景下,有哪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制胜之策?
陈一新:当前,在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的同时,要把疫情防控和专项斗争统筹起来抓紧抓好,努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扫黑除恶大决战“两场战役”。要以开展“一十百千万”为行动目标,夺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胜利。
——建立一个扫黑除恶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注重系统集成,把握专项斗争规律,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扫黑除恶工作常态化。
——开展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自然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10大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
——实行百起大案挂牌督办。加强对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起案件的调度部署,紧盯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不放,紧盯黑恶势力经济基础不放,推动各地大要案攻坚不断取得新突破。
——开展千名涉黑涉恶逃犯缉拿追捕。在“百日追逃”专项行动基础上,会同公安部继续开展“逃犯清零”行动,加快对千余名逃犯的缉拿追捕。
——确保万起案件依法审结。紧盯目前陆续进入审判程序的万余起涉黑涉恶重点案件,统一执法思想,严格依法办案,提高诉讼质效,确保依法如期审结,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铁案。
再掀强大攻势的“六清”行动和挂牌督办
记者:开展“伞网清除”行动等“六清”行动,要达到怎样的成效?对于故意包庇纵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应如何实现精准清除?
陈一新:全国扫黑办按照“清彻底、清到底、清干净”的要求,深入开展“线索清仓”“逃犯清零”“案件清结”“伞网清除”“黑财清底”“行业清源”等“六清”行动,努力在9月底拿出六张合格“清单”。
——开展“线索清仓”行动。对前期群众反复举报、可能存在问题的1.5万多条线索“再起底”,实行提级核实、统一建档,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开展“逃犯清零”行动。对重点目标逃犯再发布一批A级通缉令,力争9月底前1700多名逃犯基本缉拿归案。
——开展“案件清结”行动。会同中央政法部门,部署开展“涉黑涉恶在办案件百日攻坚战”,力争消化70%左右的案件存量。对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实行全国扫黑办及中央政法部门领导包案,倒排日期、逐个围歼。
——开展“黑财清底”行动。对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侦办的涉黑涉恶案件逐一筛查,发现存在“见黑见恶不见财”问题的,坚决依法按程序予以收缴罚没。要细化完善黑恶犯罪涉案财产的认定、查处、证据标准,畅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彻底摧垮黑恶势力经济基础。
——开展“行业清源”行动。集中整治十大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推动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健全市场准入、规范管理等机制,坚决杜绝“有证难管、无证不管”。
——开展“伞网清除”行动。对于“有黑无伞”“大黑小伞”等未查深查透案件,推动纪检监察机关重点关注,上级扫黑办进行约谈,必要时全国扫黑办将会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派出联合工作组,推动一查到底、限期查结。
针对故意包庇纵容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一是坚持“两个一律”、“一案三查”,完善纪法协调联动机制,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二是精准施策,通过提级管辖、异地办理等做法,为案件突破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严格把握“保护伞”界定标准,既坚持“大伞”小伞”一起打,又注意将一般违法违纪行为与故意包庇纵容黑恶势力区分开来,精准清除“害群之马”;四是严格落实国家监委、两高两部关于严惩公职人员涉黑涉恶犯罪问题的通知要求,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对“保护伞”不愿打、不敢打、绕着走的,坚决问责追责,推动“打伞破网”取得更大战果。
记者:全国扫黑办将打出哪些挂牌督办“组合拳”?
陈一新:在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111起大要案件中,前期挂牌73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7275人,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717亿余元,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2734人。
挂牌督办案件大多是涉黑涉恶案件中的“钉子案”、“骨头案”。办好挂牌督办案件是今年的工作重点,具有重要的标杆性、示范性意义。
——对政治站位的直接检验。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案件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中央领导还对许多案件作出了重要指示批示。要把办好挂牌督办案件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检验。
——决战决胜的关键环节。办好百起挂牌督办案件是实现“一十百千万”目标的重要一环。要通过案件挂牌督办,带动千名涉黑涉恶逃犯的缉拿追捕,推动万起涉黑涉恶案件的依法审结。
——依法严惩的重要体现。能否办好挂牌督办案件,是对执法司法能力的现实检验。要严格依法办案、提高诉判质效,既不拔高也不降格,确保办成铁案。
——回应群众期待的务实举措。案件办理的成效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挂牌督办案件办理不好,就起不到良好示范作用,就会影响群众对专项斗争的信心,影响专项斗争的成效。要集中力量攻坚,加快办案进度,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从5月起,全国扫黑办每月会从挂牌督办的111起大要案中,精选3至4起案件发布,解剖“麻雀”,“晒一晒”办案过程。下一步将紧盯难点堵点焦点问题,拿出务实举措,调集精锐,办成铁案。
——大力破案攻坚。截至目前,仍有个别挂牌案件主犯在逃。要按照近期全国扫黑办会同公安部开展的“逃犯清零”行动要求,再追捕一批“漏网之鱼”。针对隐藏较深、漂白染红的“后台老板”,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发动知情人通过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提供高价值线索,再深挖一批蛰伏之徒。
——突出依法办案。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坚守法治原则,把办案质量和效率摆在突出位置,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和政策规定。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坚持证据裁判,坚持正当程序,坚持正确适用法律,提高办案整体水平。
——强化纪法协同。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两个一律”“一案三查”要求,对挂牌督办案件同步立案、同步调查,推动案件一查到底。加强纪法衔接,做好信息共享、线索移交、沟通协调等工作。
——精准“打财断血”。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处理好“打财断血”与依法保护涉案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关系,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区分涉黑涉恶人员和一般企业经营人员,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非法财产,切实保护合法财产、合法经营。
——建强专业队伍。针对一些地方反映办案力量不足的问题,采取抽调有刑事案件办理经验的员额法官检察官、省域内统一调配办案人员等做法,分减办案团队压力。针对办理能力不足问题,结合全国扫黑办组织开展的法律政策视频培训会,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办案能力。
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的机制建设
记者: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研究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和问题?
陈一新:在全面梳理、提炼专项斗争中成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研究要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围绕依法严惩健全长效机制。要将“一案三查”确立为常态化工作机制,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和政法机关同立案、同督导、同公告“三同机制”,将涉黑涉恶案件提级管辖、异地侦办等经验做法机制化常态化。健全政法机关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完善调查取证、问题通报等制度,推动出台长效性、规范性的综合防控措施和办法,确保对黑恶势力打早打小、露头就打。
——围绕铲除土壤健全长效机制。健全对刑满释放人员、前科劣迹人员、社会闲散人员及辍学青少年滚动排查机制,有针对性地采取推动各地各有关部门采取教育、培训、帮扶等政策措施,防止被黑恶势力教唆、拉拢、利用。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制度,从严把好联审关、任免关、履职关,真正把村“两委”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大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统筹基层资源力量,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让黑恶势力无处容身。
——围绕人民满意健全长效机制。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专业与群众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通过借助社会力量开展第三方评估等办法,建立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导向的评价体系,确保扫黑除恶始终反映民意、汇聚民智、保护民利。